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内容

向“爱”而行守护熠熠荣光——苏州市慈善总会开展系列暖心项目关爱退役军人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4-08-01 00:57 阅读量:9972   

“一声‘到’,一生到。”戎装虽脱,军魂不变。退役军人之中,有革命战争年代的冲锋者,也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奉献者。他们虽然离开了军队,但始终将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信念记在心间,保持着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军人本色。

关心关爱关怀退役军人,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帮扶援助困难退役军人,是慈善组织当仁不让的使命。近年来,苏州军分区、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苏州市慈善总会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慈善关爱项目,用心、用情、用力为退役军人解难题、办实事。截至2023年底,苏州市慈善总会共支出799万元,惠及1850名困难退役军人。

2024年,苏州市慈善总会将支出358万元,开展守护优抚对象健康、关爱困难退役军人、军人保险保障、为烈士寻亲等项目,以实际举措让深情暖意流淌在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心间。

守护老兵心愿 让健康关爱“有声有色”

2021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一场特殊的角膜移植手术让光明在两位老人间传递。63岁退休警辅陈永元因病逝世,他捐赠的眼角膜让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重见光明。

田增锦是江苏盐城人,他在1953年2月参军后作为义务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经历过军营历练,田老的身体一直很好,但2021年,他突发急性角膜炎,导致右眼完全失明,左眼仅有模糊光感。经检查,他的右眼需要接受角膜移植手术。得知田老的情况后,看见吴中公益基金会为其资助了3万元手术费用。

“手术非常顺利,整个手术过程在45分钟左右。我们在手术中给他剥离了病变的角膜,术后一个月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视力。”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角膜科主任赵庆亮表示。

2022年1月,田增锦视力恢复后,苏州市慈善总会特地为他安排了一场的电影放映活动。“我忘不了我的战友们,如今我眼睛恢复视力了,我要替他们看看我们的中国。”对着电影中升起的五星红旗,老人敬了一个礼。

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田老的心愿,也是许多患有视力障碍的退役军人共同的心愿。2022年,苏州市慈善总会出资400万元,联合看见吴中公益基金会、苏大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开展了“救助困难角膜盲症患者”慈善帮扶项目,对经苏大附属理想眼科医院诊断,需实施眼角膜移植的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及个人、建档立卡户和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帮扶。对符合救助标准的对象,除医保报销外,自费部分据实资助,最高不超过3万元;未参加医保的,自付部分同样享受该救助标准。截至2024年7月26日,该项目共支出600万元,惠及200名困难角膜盲症患者。

今年年初,经过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次摸底调研,得知优抚对象中有部分因为高龄、患病、残疾等原因导致视力、听力存在障碍,对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亟须在白内障手术、配置助听器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

苏州市慈善总会积极响应这一需求,筹集50万元善款,在第29个全国“爱眼日”期间,联合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苏大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举办了2024年“关爱优抚对象 守护眼耳健康”慈善助医启动仪式,并现场签约启动了“有声有色”守护优抚对象健康公益项目,最大限度减轻优抚对象医疗负担,让他们重见光明、恢复听力,享受健康美好生活。

“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优抚对象的关怀,内心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接过慈善资助金,来自太仓沙溪镇的75岁退役军人徐根生说。

早在2004年,徐根生就被确诊为白内障,严重退化的视力已经影响到他日常饮食起居。困扰多年的顽疾,在今年得到了治愈。今年4月,徐根生接受了白内障手术治疗。在项目启动现场,徐根生不仅获得了慈善资金援助,还与其他受助代表一起,在苏大附属理想眼科医院接受了全面的眼科检查。“医生说我复查结果正常,恢复良好。”徐根生笑着说。

据了解,“有声有色”守护优抚对象健康公益项目为苏州籍享受政府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在实施白内障手术及助听器配置方面提供资金帮扶。优抚对象在2024年度内实施白内障手术的,除医保报销外,个人自付费用最高享受2000元的资金援助,实际费用低于2000元的据实报销;配置助听器的,每人最高补贴3000元,实际费用低于3000元的据实报销。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排查出200多名符合帮扶标准的优抚对象。

精准落实关怀 让慈善助困“有力有效”

“老兵关爱项目让我感受到自己没有被忘记,还能得到社会这么多的关爱,我真的很感谢!”接过关爱帮扶款,家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的魏老高兴地说。

魏老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1978年进入部队服役,1983年退伍回到苏州。凭着在部队学到的技能,魏老进入了汽车维修厂工作。10年前,他不幸患上了鼻咽癌,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政府为他减免了大部分医疗费用。2019年,他被列入“关爱困难退役军人”慈善助困项目受助对象。

据了解, 2019年,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苏州市慈善总会共同出资筹集了252万元的启动资金,开展了“关爱困难退役军人”慈善助困项目。该项目针对苏州户籍困难退役军人、困难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和其他困难优抚对象属于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的,给予一次性3000元帮扶;针对因患14种重大疾病且上个医保年度个人自负部分累计超过人民币2万元的,给予一次性8000元帮扶。

改善困难退役军人生活现状的呼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在252万元启动资金中,除了苏州市慈善总会出资100万元之外,通鼎集团、易华润东新材料、东海乐佳环境等9家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踊跃捐款共计152万元。2020年开始,该项目由苏州市东吴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和苏州市慈善总会按照1:1的资金配套实施。

截至2023年底,该项目共支出615万元,惠及1619名困难退役军人。

贴心服务保障 让慈善帮扶“有情有义”

“感谢保险公司的快速理赔,感谢社会各界的关爱,送了我父亲最后一程。”都女士对前来送理赔款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2020年,苏州市慈善总会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人保财险苏州分公司,共同开展了“关爱困难退役军人”保险项目,对全市困难退役军人提供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障。都老伯也被列入其中。两年前,他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出肺癌晚期,保险公司立即派专人上门探望并为他办理理赔。没想到短短十几日后,都老伯就病逝了,留下女儿和两个正在读小学的外孙,全家仅靠低保生活,家里甚至拿不出丧葬费。保险公司在太仓城厢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协助下,迅速为都老伯家人办理好相关理赔,用保险费支付了都老伯的丧葬费,缓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据了解,“关爱困难退役军人”保险项目由苏州市慈善总会与苏州市东吴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亨通慈善基金会共同出资,为苏州因病、因故致困的退役军人提供医疗健康保障服务,保障范围包括门诊费用、25种重大疾病定额给付、疾病住院医疗费用救助、人身意外死亡伤残给付、人身意外医疗费用救助等。

“谢谢你们人性化的服务,为我开通了绿色理赔通道。”家住常熟的困难退役军人孙熙中自转业后患病30余年,常年服药,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属于低保收入家庭。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3月5日期间,他由于疾病入院,共产生医疗费用1021.79元,虽然费用涉及跨年并且在起付段5000元以下,但为了让困难退役军人切身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项目小组立即进行了内部反馈和协调,开启了特殊情况赔付绿色通道,使保险赔付金额迅速到账。

“更好的保障、更好的服务”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4年来,苏州慈善人为提高项目运行质量,实现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在项目的实施中不断提质升级。2021年新增门诊赔付项目,对因疾病和意外事故产生的门诊治疗费用,赔付2500元。针对因疾病住院医疗费用救助,取消起赔额。2024年再次调整门诊赔付额度,由2500元提高至5000元,让更多困难退役军人得到基础医疗保障。

截至2023年底,“关爱困难退役军人”保险项目共理赔184万元,惠及困难退役军人231名。

去年“八一”建军节前,为关爱军人、烈属,弘扬军人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奉献精神,苏州市慈善总会联合苏州军分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国人寿保险苏州分公司为1万多名驻苏和苏州籍现役军人及烈属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苏州市慈善总会通过“慈善+保险+服务”为现役、退役军人家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保障体系,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安心,未来更有保障。

共筑德善之城 让温情暖流“有来有往”

绿色戎装已卸,红色初心不改。苏州退役军人中既有战斗英雄,也有很多普通战士,他们在和平年代依然不忘军人本色,在慈心善举中赓续“红色基因”。

“兴山,祖国现在祥和富强,正是我们当年想看到的样子。下辈子,我还愿做咱妈的儿子,做你的好兄弟,来生我们再见!”2020年苏州市新年晚会现场,一封穿越35年的回信,让现场的观众湿了泪眶。

杨建清是老山前线上的一名普通战士。在一场战斗中,战友杜兴山为了营救身负重伤的同伴牺牲了。面对战友母亲在书信中的殷殷期盼,杨建清回了第一封信:“允许我冒昧地叫您一声妈妈吧,兴山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了。兴山没有完成的任务,由我来完成,我就是您的儿子……”从那封回信开始,杨建清就多了一个山东妈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山东妈妈的来信也成了他在前线生活的精神寄托,而这个远在山东的家,更成了他一生的牵挂。

退役后,回到太仓的杨建清经常千里迢迢到杜家,一进门什么都不说,撸起袖子就干活,逢年过节他都要给“山东双亲”寄钱。每当春节、中秋节,他都赶往山东陪着杜兴山的父母过节。婚后,他又带着妻子一起去看望杜母,三十年如一日,杨建清对杜家的好从未改变。7年前,老人病危,杨建清专程去山东为老人送终,他说:“我终可无愧告慰我的战友。”

一封“家书”,许下了一辈子的诺言。

为大力弘扬英烈精神,让更多英烈和亲人“重逢”。2024年,苏州市慈善总会将出资30万元,联合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开展“为烈士寻亲”项目,为在建立和保卫新中国的革命历程中牺牲的无名烈士及长期无亲人祭扫的烈士寻找亲人,帮助长期未找到烈士下落的苏州市烈士亲属寻找烈士安葬地。

爱从不是单向的,善心亦是如此。慈善关爱退役军人的同时,历届苏州市新年慈善晚会上,退役军人的大爱情怀也温暖着每一位苏城人的心。

“希望冯爷爷保重身体,感谢他对我的帮助,我会永远记住他的恩情,将来像他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接过助学金的熊诗颖表示。据悉,熊诗颖一家租住在杨枝塘附近, 20平米的一间房,是一家人全部的生活空间。2018年3月,熊诗颖的父亲突发阑尾炎,又患上肝囊肿,先后动了两次手术,几乎用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19年6月,熊诗颖获得“鹏华”爱心助学基金资助,为全家人带去了希望。

“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党给的。我是一个老兵,也是一名党龄68年的老党员,感谢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我应该响应中央号召,为扶贫工作出一份力,这样才是不忘初心,不愧对党和国家。”2019年,89岁的退休军人冯浩鹏与爱人孙建华共同捐出16万积蓄,设立鹏华爱心助学基金,用于定向帮扶苏州及云南昭通市的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这也是苏州市慈善总会第53个个人冠名基金。当天,包括熊诗颖在内的13名学生获得资助。豪华不羡,淡泊自甘,冯老坚信,钱应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年轻的战友奉献了青春和生命,我活着,是一种福气,更是一种责任,应该尽自己所能帮助战友,才不枉此生。”2014年,退役军人张凯发起成立了“相城区困难参战退役老兵帮扶基金”,个人率先捐出17万元,其中7万元用于资助困难学生,10万元作为“困难参战退役老兵帮扶基金”的启动资金。此后,每年张凯都将自己的残疾军人抚恤金捐给基金,通过各种方式呼吁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募捐行列,帮助更多困难老兵。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1963年,秦兴海在部队参加了“雷锋班”授旗仪式。从此,践行雷锋精神就成了他一生的追求。2012年,秦兴海成为社区“兵蜂服务岗”领头人,带领团队参与志愿服务总时长超6.5万小时。

“要多做好事,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家住昆山的退伍老兵毛炳泉,参加过抗美援朝,也为香雪海搭建了第一条冰箱生产线。退休后,他在社区热心服务居民,无私奉献人生。

在役时,他们仗剑从戎,保家卫国。退役后,他们热心慈善,守望相助。

点点星光,聚炽成阳。慈善的暖流在爱与被爱中完成一场“双向奔赴”,共筑大爱苏州德善之城。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片推荐
  • 引领新势力A级纯电车型进入内卷时代

  • 《三体》大戏开播,瑞虎8PRO邀您

  • 春节年货大采购您的购物清单里还缺一

  • 坦克500荣膺2023中国年度SU